2020年3月22日星期日
坐月子的這些誤區,不要再被婆婆忽悠了!
很難想像這年頭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不刷牙是什月子中心麼樣子,是什麼勇氣給一個人做到這些事情的!
然而不少新媽媽產後都曾這樣經歷過?是的,中國式的坐月子有種各種各樣的傳統習俗,當然其中也包括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刷牙,坐月子要多臥床休息等等。
經驗豐富的老人家會說,月子病,月子治,月子做不好,容易落下月子病。所以當你一生完孩子回家坐月子的時候,就會聽到各種“不可以”。但這些所謂的月子習俗真的科學嗎?
我們不能否認在坐月子方面,老人家相對比較有經驗,但是老人的說法也不一定完全都對。現在都是講究科學的時代,一些傳統的陋習,新手媽媽要月子中心推薦學會去判斷,不然坐月子沒恢復好,最後受罪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誤區1:坐月子要臥床,少走動
生完孩子,確實消耗了媽媽很多體力,需要多休息,但是適當的活動也是有助於產後恢復的。反而長期臥床,不走動更不利於體內惡露的排出,會影響子宮的收縮。還有些媽媽產後長期不活動下肢引起血栓。所以,為了更好的恢復,坐月子期間應該適當的活動。一般順產媽媽在產後6-12小時即可起床走動,而剖腹產媽媽術後2-3天後也可適當的下床活動。運動量也可以根據個人體力逐漸增加。
誤區2:坐月子不能刷牙?
傳統的習俗說法是,月子期間刷牙會引起牙痛。但是試想一下一個月不刷牙,大量的食物殘渣都留在口腔裡,沒有及時的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容易發生蛀牙,牙周炎,口周炎等疾病。所以,想要牙齒健康,更要好好地刷牙!不然到時候就得一直關顧口腔了。
誤區3: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
月子裡媽媽的新陳代謝會加快,變得容易出汗,如果不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有可能會滋生細菌,造成感染。如長時間不洗頭,會導致頭皮的毛孔堵塞,造成毛囊炎,影響頭發的正常發育。因此坐月子一定要洗頭洗澡,及時吹干頭發或擦干身體就行了。產後護理之家剖腹產媽媽洗澡時則要注意在傷口還未愈合的時候,要保證傷口的干燥、清潔,避免感染。
誤區4:坐月子就是要大補
有些說法是,坐月子補,奶水也會充足,寶寶才會白白胖胖的。但是坐月子期間是不適合用人參、鹿茸這些大補的中藥的,會通過乳汁分泌給寶寶。另外就是產後會有一個生理期漲奶,不宜過早的進食各種所謂的下奶湯,容易堵奶變成乳腺炎。
如何科學坐月子呢?
科學的坐月子,才有助於產後的恢復,避免產後乳腺炎、產後腰痛等後遺症。
1、飲食合理均衡。保證食物的多樣化,攝入足量的鈣,產後不宜太進食活血的食物,會不利於惡露排出,也不要為了奶水充足,就開始喝大量油膩的雞湯,豬腳湯,這樣很容易會發生堵奶,造成乳腺炎。
2、個人衛生一定要做好。產後洗頭洗澡,只要及時擦干,注意保暖,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3、保證環境通風。舒適通風的環境才能讓坐月子坐得更舒服,只要不把風扇、空調對著媽媽和寶寶即可。
4、產後檢查不能少。產後42天後別忘記去進行產後檢查,了解自己的恢復情況。
5、產後心情要平和,避免抑郁。進入一個新角色,遇到寶寶哭鬧,可能會措手不及,產後身體激素變化比較大,情緒會容台北月子中心易波動,所以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有助於避免抑郁。此外情緒對母乳的分泌量也是有影響的哦!
2019年3月4日星期一
順產後的傷口護理方法
順產分娩的產婦可能會使陰道撕裂,甚至留下傷口,但是順產的並月子中心發症較少,產後恢復也比較快,一般情況下1-2周疼痛感就可以緩解或消失。但是順產的傷口位於尿道口、陰道口、肛門交彙的地方,必須細心護理防止感染才能讓傷口好得快。
1、清洗會陰。每天以溫水衝洗會陰,便後用消毒棉擦洗外陰,並注意由前到後擦拭並防止切口開裂。
2、每日常換衛生墊。避免全部濕透的情況,潮濕髒污的衛生墊會讓傷口難以愈合。
3、多吃新鮮果蔬。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還可以多喝一些豬蹄湯,魚湯,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影響正常的排便。
4、通便。若有便秘的情況,盡量不要用力,最好使用開塞露等來輔助大便通暢。
5、禁忌過於用力。拆線後不要做用力下蹲的動作,上廁所時應該先收斂會陰及臀部後再坐下,切忌過度用力使會陰傷口再度開裂。
6、防傷口破裂。防止摔跤或者使大腿過於向外擴展,以免傷口破裂。
7、右側位坐下。坐下的時候身體重心要偏向右側,防止傷口受到壓力後切口錯開。
8、右側臥位。剛手術完的幾天內最好采用右側臥位的姿勢,如此可以使傷口內部月子中心推薦的積血流向外部,避免發生血腫,並能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進傷口內部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
9、最好不要台北月子中心一拆完線就出院。拆線後立馬回家很有可能會再度導致傷口裂開而發生產後護理之家血腫。
10、手術過後要留意傷口狀況。倘若在1-2小時之內傷口有疼痛的症狀,且有加重趨勢,應該立即與醫生取得聯系,很有可能是因為縫合之前止血不完善而導致的血腫。
订阅:
博文 (Atom)